安陆市创新开展社会救助对象自主申报工作—— 以诚信申报筑牢民生保障基石 | ||
|
||
为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动态化管理水平,安陆市民政局以“社会救助服务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部署开展社会救助年度核查工作,3月17日,创新启动2025年度社会救助保障对象年度核查自主申报。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救助新模式。此次申报工作突破传统被动核查模式,首次全面推行“微信自主申报”平台,全市近2万名在册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可通过手机端完成年度申报。申报系统采用智能表单设计,引导救助对象简洁明了的填报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变化情况,支持定位、图片等佐证材料上传功能。针对特殊群体特别设立“委托申报”通道,由监护人、村居干部代为办理,确保服务全覆盖。该市救助中心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纸质申报,线上模式可节省群众交通时间成本80%以上,数据直达后台系统效率提升3倍。 数据共享,构建精准核查新机制。“智慧救助不仅要便捷,更要精准。”市救助中心负责人韩伟红介绍,本次年度核查建立了跨部门数据核查机制,申报信息将与不动产、车辆、工商登记、财政工资、公职人员、交通营运等十余类政务数据交叉比对,精准识别虚报瞒报行为。对失信对象不仅追回违规资金,还将纳入社会救助信用黑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 创新服务,提升基层工作新效能。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民政部门创新推出“三阶提醒”服务:通过政务平台刊发核查自主申报通告,依托村(社区)网格员开展上门提醒,对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同时设立信用修复通道,对因不可抗力逾期申报的对象,经调查核实后可启动信用恢复程序。 AI助力,探索救助服务新路径。今年,安陆市首次试行对象自主申报登记与乡镇全面入户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利用电子化手段为基层减负。市民政局鼓励基层工作人员积极运用Deepseek、豆包、Kimi等AI工具,提升数据分析、政策解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本次申报工作以“便民、精准、智能”为目标,首次全面推行“线上自主申报+线下入户核查”双轨机制,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社会救助服务提质增效,在提高服务便捷性的同时,着力强化受助对象的诚信申报意识,构建起立体化社会救助信用体系。 据悉,此次改革是安陆市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提升年”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安陆市社会救助管理从“人工核验”向“智慧监管”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信用建设的深度融合,构建“申报-核查-监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借助科技赋能,既为困难群众减负,又为基层干部增效,更筑牢社会救助公平底线,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诚信救助”转型升级。 扫描分享 |